绩效监管与提升

➢ PPP项目或BOT项目绩效监管

  • 绩效考核办法以及工作手册编制

  • 根据行业管理规定和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协议,梳理、建立项目绩效考核主体与工作机制;编制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绩效考核手册、制定绩效考核流程、明确考核所需材料清单。
    制定绩效考核时间计划,编制全套绩效考核台账和表格。

  • 建设期绩效管理

  • 实施建设期绩效评价及履约评价,配合政府绩效考核小组就项目《绩效考核标准》对应的每项指标进行调查,形成基础数据和考核依据;基础数据整理、收集,对应绩效考核标准进行评分,形成《建设期绩效考核报告》。
    根据搜集的基础资料,对照各方在《PPP项目协议》中的各项权利义务,就各方在建设期的履约情况进行评估,编制《建设期履约评价报告》。

  • 运营绩效管理

  • 按照国家、省、市的相关政策和规范,结合项目文件(含已签署合同)以及已实施的项目运行情况,实施项目月度、季度、年度绩效考核,出具《运营期绩效考核报告》。

    ➢ 项目中期评估

  • 财务测算复核及付费调整

  •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复核财务测算核;按照项目合同约定,根据项目《决算报告》 、融资利率、税收变化等内容,测算政府付费金额的调整情况,估算政府每期的支付责任。

  • 对合同文本的动态适应性进行评估

  •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规范运作的监管要求,对合同文本的动态适应性进行分析,并对需要调整、优化的部分提出相关建议。

  • 实施中期评估

  • 根据现行法规、政策,对实施行业监管的动态适应性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建议,形成《中期评估报告》 ,并对项目服务费调价等核心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 投资活动绩效管理

    基于投资活动各个阶段,构建控制和事后评价体系,确认整个项目投资过程是否按计划实施。
    分析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发生的偏离和原因及其对项目实施效果的影响,对投资活动实施全过程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做出评价。
    研究投后项目在人事、财务、法务、战略、股权退出等管理界限,探析投资企业介入性管理和风险监督控制。